內容來自sina新聞
部分城市房價飆漲30% 調控正經歷十年未有之變局
據新華社電 看似沒變,其實已大變。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,對於"房價""房地產調控"等熱點話題雖未置一信貸彰化花壇信貸房貸台南安平房貸詞,但有關"建立城鄉統一 的建設用地市場""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",以及"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"等重大基礎性改革舉措,被專傢視為頂層設計 下的住房政策新路。
檢索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的歷屆三中全會決定,比對自2003年開始為抑制房地產過熱而采取的各種調控措施,會發現,房地產調控政策正在經歷十年來未有之大調整。
房地產稅不是房地產政策全部,並非打壓房價,但有利減少泡沫
在上海、重慶兩地試點兩年多的房產稅真的要來!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,"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"的表述,頓成熱議焦點。細察之,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房地產稅改革的決定,與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在條件具備時開征物業稅相比,指向更為明晰,任務更加緊迫。
房地產稅改革究竟會帶來什麼?從各國案例看,房地產稅作用有三,一為地方政府提供財政收入來源,二可調節社會貧富差距,三能增加持有房屋成本,一定程度上影響樓市預期。
"房產稅改革是我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制度建設內容。"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說, 其目的並非單純為打壓房價,實質上是經濟調節杠桿。或許,房產稅難以改變未來伴隨城市化進程的房價上漲趨勢,但一定有對沖房價上升、減少泡沫的效應。聯合 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認為,作為市場經濟國傢普遍征收的稅種,房地產稅既能穩定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,也能對調節貧富差距起到一定 作用。這就意味著,稅收工具是房地產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不是全部。
調控新路從"調短期"到"利長遠",供應端、需求端及手段有變
業內認為,對於年內部分城市高達30%的房價飆漲,政府不再從壓低"需求"著手,而是調整思路增加"供給"。
回望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來路,1988年,國務院印發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,1998年,福利分房在制度上壽終正寢,市場化住房消費由此啟動。到 2003年,中國房地產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,同時樓市開始瞭"過熱-調控-飆漲-再調控"的循環。此後的歷年調控,大多突出限銀根、限地根、限交易。
如何建立真正的長效機制?業內人士分析,中央的應對之策是,首先,在供應端,從供地這一源頭著手,增加樓市供給。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 全國住宅用地供應遠超近五年同期均值,同比增約30%。其次,在需求端,"把調節人民群眾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置,倡導符合國情的住房消費模式"。華創證券 分析認為,這意味著推進房地產稅改革、擴大試點已是近在眼前。第三,在手段上,調控回歸市場化方向,同時實行兩分法:商品房強化市場化運行,保障房需要政府調控。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,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,同時更車貸信貸利率信貸年息2016好發揮政府的作用。
頂層設計面對"土地財政"利益鏈,"去GDP崇拜",去土地財政弊病
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,受邀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授課的清華大學教授劉洪玉曾指出,有許多房地產調控政策是為瞭應對市場出現的短期問題,政策隨市 場環境的變化不斷反復、疊加,未形成科學、合理、清晰的政策體系。一些政策短期內似乎取得瞭效果,但長期來看,又引發許多新問題甚至是更嚴重的問題。
如何破局?亟須頂層設計。洪平凡說,與他國不同,中國房地產還涉及諸如戶籍、土地財政、征地等復雜因素。這些問題的核心之一在於地方政府的"土地財政",高地價、高利潤下,高房價在 所難免。如何拆解這一利益鏈?根本一點,革新考核體系,"去GDP崇拜"。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,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,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 績的偏向。同時,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。同時,還需完善土地制度,革除土地財政的弊病。正如國傢行政學院經濟學部許正中教授所 說,有的地方是"一房多吃",既吃土地出讓金,又吃轉讓住房的交易稅、個稅。這既有先前過分考核GDP所催生的地方投資沖動,又有地方財權與事權不匹配所 導致的"借地生財"的原因。
對此,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逐條提出解決之道:一方面,深化財稅體制改革,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。另一方面,完善土地制度,建立城鄉統一 的建設用地市場。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,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,並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、同權同價。同時,建立兼顧國傢、集體、個人的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機制。這為限制地方對土地收益的攫取提供瞭制度安排。
敬請關註"foshanleju"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11-28/09093761049.shtml
留言列表